Image
Image

黑龍江將實行新高考!12種科目組合可別隨便選,仔細看


編輯:2023-03-15 10:28:25

2024年我省將實行新高考,對于高一學生來說,這學期各科的成績直接影響到高二選科方向。那么在總分750分中占至關重要位置的“1”該怎么選?選考科目等級賦分咋回事?12種組合到底該如何選?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我市多所省重點高中的高一、高二老師。


新高考“3+1+2”模式


新高考模式下,“3+1+2”中“3”是數學、語文、外語三個必選的主科,“1”是物理、歷史二選一,“2”是在地理、生物、化學、政治中選兩科,那么“1+2”就有12種組合。(配圖表)



新高考的計分模式:原始分+等級賦分


我省還沒有實行新高考,那么就以實行新高考的省份為例,“3+1+2”總分共計750分?!?”: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必考科目,各科滿分150分,總計450分(以原始分計入在內);“1”物理、歷史二選一,各科滿分100分(以原始分計入在內);“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選二,各科滿分100分(以等級分計入在內),總分200分。


等級賦分: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每科原始成績為100分,轉換后賦分成績滿分依然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轉換時將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根據轉換公式計算,四舍五入得到考生轉換后的等級分。


等級比例與賦分區間: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各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按照事先確定的比例,依照轉換公式,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賦分成績。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選擇考的人數。


新高考模式下的選科雖然可以讓考生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進行考試,但賦分制對于完全依賴優勢科目來拿高分的學生來說,競爭優勢相對減弱。新高考要求考生既展現自己的zui佳優勢科目,又更進一步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競爭更具會對性,也會更加激烈。


12種組合怎么選才合理


12種科目組合看得家長頭大,對于大多數沒有具向選科方向和學科優勢的學生來說,選科到底是隨大流,還是跟著感覺走?記者總結了幾點高中老師和招生專家了建議。


1、專業倒逼,學生要以報考的院校專業為選科依據


根據2022年部分院校對部分省份公布出來的高考招生計劃看,專業倒逼不少專業都對必選科目有明確規定。大部分高校專業限考科目只有一門,也有限考兩門的,極少部分專業是限考三門。


例如臨床醫學專業,大部分院校都確立了物理的必選地位。而法學專業,不少都將歷史作為了必選科目。學生可以根據所選專業的要求進行選擇,不足的科目可以從興趣愛好或者專業延伸的角度選擇。


2、以專業覆蓋率為出發點


如果學生沒有固定的專業要求,就要充分考慮專業的覆蓋率問題,避免因選科組合不當不能報考想學專業的尷尬。物理是專業覆蓋率zui大的科目,“物理+化學+生物”專業覆蓋率zui高,而“物理+化學+地理”的選科組合,在專業覆蓋率上可達90%以上?!拔锢?化學+政治”,這種組合大學專業可報率更高。有考研打算的學生一定要注意,目前考研必考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階段未選擇學習政治,對今后的考研之路影響頗多。


3、以興趣愛好為參照


剛上高一的學生大部分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專業,學生可以興趣愛好為參照。畢竟興趣科目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獲取更高的分數。將來也可以通過興趣愛好來確定心儀的目標大學來報考專業。


4、以學校的優勢科目為出發點


對于各學科學習成績都不突出的學生來說,選科時可以把所在學校的優勢學科作為參照因素。充分利用就讀學校的教學資源,師資力量來選科也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選擇方式。學校優勢學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學生在賦分比中優勢地位的保證。


選物理還是選歷史,結合成績決定


從目前各省重點中學學生選科的情況看,理科強和文科強的學生,基本還是選擇傳統的大理(物+化+生),大文(史+政+地)。還有些學生選擇(物+化+地),被稱為理科中的理科。這個組合適合還不清楚自己方向,同時理科成績還不錯的學生,該組合的專業覆蓋率高達99%。但學生要注意,這個選擇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成績和高考的計分方式綜合來考量,切忌被專業的多樣性和覆蓋率所迷惑。


那么選擇物理還是歷史,還要結合自己的成績來決定。畢竟物理和歷史是按照原始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中的。如果你物理好,優先選擇物理,如果一提到物理就不感興趣,就不要強迫自己,可以選擇歷史科目。


另外,同學們要明確的是文科理科所培養的方向和學科特點不同。


文科主要是培養以表達和辯證為主的形象思維,學習特點為記憶、歸納、整理、比較等。


理科主要是培養推理、探究為主的邏輯思維,學習特點為理解、抽象、推理、計算等。


所以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科目搭配,同學們在選科時應該要考慮分數、大學、專業等因素,切不可盲目跟風。


冰城+客戶端


哈爾濱日報記者 張巍


來源:哈爾濱日報


黑龍江將實行新高考!12種科目組合可別隨便選,仔細看


編輯:2023-03-15 10:28:25

2024年我省將實行新高考,對于高一學生來說,這學期各科的成績直接影響到高二選科方向。那么在總分750分中占至關重要位置的“1”該怎么選?選考科目等級賦分咋回事?12種組合到底該如何選?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我市多所省重點高中的高一、高二老師。


新高考“3+1+2”模式


新高考模式下,“3+1+2”中“3”是數學、語文、外語三個必選的主科,“1”是物理、歷史二選一,“2”是在地理、生物、化學、政治中選兩科,那么“1+2”就有12種組合。(配圖表)



新高考的計分模式:原始分+等級賦分


我省還沒有實行新高考,那么就以實行新高考的省份為例,“3+1+2”總分共計750分?!?”: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必考科目,各科滿分150分,總計450分(以原始分計入在內);“1”物理、歷史二選一,各科滿分100分(以原始分計入在內);“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選二,各科滿分100分(以等級分計入在內),總分200分。


等級賦分: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每科原始成績為100分,轉換后賦分成績滿分依然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轉換時將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根據轉換公式計算,四舍五入得到考生轉換后的等級分。


等級比例與賦分區間: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和2%。各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按照事先確定的比例,依照轉換公式,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賦分成績。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選擇考的人數。


新高考模式下的選科雖然可以讓考生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進行考試,但賦分制對于完全依賴優勢科目來拿高分的學生來說,競爭優勢相對減弱。新高考要求考生既展現自己的zui佳優勢科目,又更進一步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競爭更具會對性,也會更加激烈。


12種組合怎么選才合理


12種科目組合看得家長頭大,對于大多數沒有具向選科方向和學科優勢的學生來說,選科到底是隨大流,還是跟著感覺走?記者總結了幾點高中老師和招生專家了建議。


1、專業倒逼,學生要以報考的院校專業為選科依據


根據2022年部分院校對部分省份公布出來的高考招生計劃看,專業倒逼不少專業都對必選科目有明確規定。大部分高校專業限考科目只有一門,也有限考兩門的,極少部分專業是限考三門。


例如臨床醫學專業,大部分院校都確立了物理的必選地位。而法學專業,不少都將歷史作為了必選科目。學生可以根據所選專業的要求進行選擇,不足的科目可以從興趣愛好或者專業延伸的角度選擇。


2、以專業覆蓋率為出發點


如果學生沒有固定的專業要求,就要充分考慮專業的覆蓋率問題,避免因選科組合不當不能報考想學專業的尷尬。物理是專業覆蓋率zui大的科目,“物理+化學+生物”專業覆蓋率zui高,而“物理+化學+地理”的選科組合,在專業覆蓋率上可達90%以上?!拔锢?化學+政治”,這種組合大學專業可報率更高。有考研打算的學生一定要注意,目前考研必考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階段未選擇學習政治,對今后的考研之路影響頗多。


3、以興趣愛好為參照


剛上高一的學生大部分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專業,學生可以興趣愛好為參照。畢竟興趣科目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獲取更高的分數。將來也可以通過興趣愛好來確定心儀的目標大學來報考專業。


4、以學校的優勢科目為出發點


對于各學科學習成績都不突出的學生來說,選科時可以把所在學校的優勢學科作為參照因素。充分利用就讀學校的教學資源,師資力量來選科也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選擇方式。學校優勢學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學生在賦分比中優勢地位的保證。


選物理還是選歷史,結合成績決定


從目前各省重點中學學生選科的情況看,理科強和文科強的學生,基本還是選擇傳統的大理(物+化+生),大文(史+政+地)。還有些學生選擇(物+化+地),被稱為理科中的理科。這個組合適合還不清楚自己方向,同時理科成績還不錯的學生,該組合的專業覆蓋率高達99%。但學生要注意,這個選擇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成績和高考的計分方式綜合來考量,切忌被專業的多樣性和覆蓋率所迷惑。


那么選擇物理還是歷史,還要結合自己的成績來決定。畢竟物理和歷史是按照原始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中的。如果你物理好,優先選擇物理,如果一提到物理就不感興趣,就不要強迫自己,可以選擇歷史科目。


另外,同學們要明確的是文科理科所培養的方向和學科特點不同。


文科主要是培養以表達和辯證為主的形象思維,學習特點為記憶、歸納、整理、比較等。


理科主要是培養推理、探究為主的邏輯思維,學習特點為理解、抽象、推理、計算等。


所以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科目搭配,同學們在選科時應該要考慮分數、大學、專業等因素,切不可盲目跟風。


冰城+客戶端


哈爾濱日報記者 張巍


來源:哈爾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