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杭州亞運會)透過亞運辦賽理念 東道主帶來何種新意?


編輯:2023-09-23 10:11:05

  中新社杭州9月22日電 題:透過亞運辦賽理念 東道主帶來何種新意?

  中新社記者 柴燕菲 張煜歡

  八年前,杭州成為第19屆亞運會承辦城市。八年來,“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始終貫穿于賽事籌備過程。當“亞運時刻”真正來臨,上述理念如何助力東道主向世界奉獻一場精彩紛呈的體育文化盛會,東道主又將為亞運歷史帶來何種新意,吸引著海內外視線。

  綠色: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亞運

  “綠色”是杭州亞運會的“主色調”。《杭州亞運會綠色行動方案》中提出,實施綠色能源供應在內的八個專項行動,并提出力爭實現首屆碳中和亞運會。

  在此綠色能源供應行動中,杭州亞運會的“用電大戶”——56個亞運比賽場館,在綠電交易之下實現賽事用電全部使用綠電。這些綠電來自于中國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嘉峪關、黃土高原等地的光伏發電,也有來自于新疆哈密、巴楚等地的風力發電。

  各亞運場館也在節能上下足了功夫。以臨平體育中心場館群為例,臨平體育中心設施和服務副指揮長李育剛介紹,場館群在亮燈上采用了綠色、節能的LED照明產品和智能控制系統相結合,可通過科學控制實現多種場景應用。

  在亞運設施中,體現“綠色”的還有可實現光伏發電的物流中心、能夠回收雨水等資源的有機循環體系、種植著水杉綠植的亞運綠道等。如是種種組成的“綠色亞運”,對外展示著綠色中國的發展理念,也向世界描繪著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愿望。

4月24日,杭州2022年亞運會電子競技場館入夜亮燈,屋頂彩色光條如星軌。(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智能:以“數智”魅力展現創新活力

  杭州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城市之一。其在亞運史上首次將“智能”納入辦賽理念,這也是亞運籌備過程中始終被聚焦的關鍵詞之一。

  諸多“首個”體現杭州亞運會的智能特色。“智能亞運一站通”是杭州亞組委上線的亞運史上首個一站式數字觀賽服務平臺,其在國際綜合性運動會亦屬首創,平臺圍繞“食、住、行、游、購、娛”6個方面需求,整合了各類城市服務。杭州亞運會還創新推出全球首款亞運數字火炬、數字吉祥物等數字商品,首次啟動火炬線上傳遞等,展現“數智”魅力。

  亞運期間,“智能”還將為運動員、觀眾帶來新奇的體驗。承辦羽毛球賽事的杭州濱江體育館的“智能員工”——智能四足機器狗將幫助工作人員運送訓練物品,保障運動員高效訓練;杭州拱墅運河體育公園體育館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可為觀眾進行場館導覽、講解賽事等。

  杭州亞組委官方公開表示,將努力擦亮“智能亞運”金名片。可以預見,此次杭州亞運會,也將成為東道主展示創新活力的舞臺,傳遞出推動科技創新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力的態度。

8月17日,參觀者在杭州亞運會博物館體驗VR滑雪。近日,隨著杭州第19屆亞運會臨近,位于浙江杭州奧體中心的杭州亞運會博物館迎來民眾參觀。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節儉:從循環利用中呈現共同價值

  “節儉”同樣可以精彩辦賽,這是杭州用一處處細節解答出的證明題。

  在場館方面,杭州亞組委場館運行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杭州亞運會在場館建設上始終堅持“能改不建”,“(亞運)競賽場館、訓練場館,絕大部分都是利用原有建筑改建改造完成的。”

  如將舉行擊劍比賽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館,經相關單位評估后,其將有17年歷史的5000多個觀眾席座椅拆卸、清洗后實現重新原位“上崗”。

  在率先開賽的多場亞運賽事中,記者發現各場館均是以直飲水、飲水機等代替瓶裝水,以實現資源使用上的節儉。

  踐行“節儉”理念,東道主提出“循環利用正是最大的節儉”,并在場館利用問題上提前布局。杭州亞組委相關負責人表示,“56個場館在開始建設的時候就在謀劃賽后利用的問題,目前已經有50多個場館制定了下一步的具體利用計劃和運營單位。”

  不斷探索“節儉”辦賽模式,體現的是務實、自信、智慧。東道主也用實際行動,體現著“節約資源、簡約行事”這一國際共同價值理念。

?

羊山攀巖中心是杭州第19屆亞運會攀巖項目的比賽場地,外觀似蠶繭,其規劃設計體現“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亞運會理念,著重突出柯橋中國輕紡城的特色。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文明:展現歷史古都的現代文明風尚

  “文明”辦賽理念為何意?杭州此前提出,“展現杭州深厚的人文積淀,彰顯開放文明的禮儀之邦和人文古都魅力”。

  在亞運遺產維度,從代表良渚古城遺址、西湖和京杭大運河的吉祥物“琮琮”“蓮蓮”“宸宸”,到展示中國江南文化、呈現杭州山水景觀的亞運獎牌“湖山”等,東道主致力于通過文化注入,讓亞運成為增進亞洲文明互鑒互賞的“橋梁”。

  在文化展示空間的打造上,面積6100平方米的杭州亞運會博物館今年開館,用以展示亞運籌辦歷程,推動亞運文化交流。該市還啟動開展為期65天的文藝賦美集中展演活動,百支團隊千場演出將亮相城市街頭,展現現代城市的文化活力。

  此外在亞運會期間,東道主會在運動員村推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化展演。杭州亞組委還將聯合亞奧理事會舉辦亞運會110周年慶典,推動各國文化交流和奧林匹克事業發展。

  杭州亞運會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后的首屆亞運會。通過“文明亞運”的打造,杭州也向全亞洲發出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攜手向前的熱情邀約。(完)


(杭州亞運會)透過亞運辦賽理念 東道主帶來何種新意?


編輯:2023-09-23 10:11:05

  中新社杭州9月22日電 題:透過亞運辦賽理念 東道主帶來何種新意?

  中新社記者 柴燕菲 張煜歡

  八年前,杭州成為第19屆亞運會承辦城市。八年來,“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始終貫穿于賽事籌備過程。當“亞運時刻”真正來臨,上述理念如何助力東道主向世界奉獻一場精彩紛呈的體育文化盛會,東道主又將為亞運歷史帶來何種新意,吸引著海內外視線。

  綠色: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亞運

  “綠色”是杭州亞運會的“主色調”。《杭州亞運會綠色行動方案》中提出,實施綠色能源供應在內的八個專項行動,并提出力爭實現首屆碳中和亞運會。

  在此綠色能源供應行動中,杭州亞運會的“用電大戶”——56個亞運比賽場館,在綠電交易之下實現賽事用電全部使用綠電。這些綠電來自于中國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嘉峪關、黃土高原等地的光伏發電,也有來自于新疆哈密、巴楚等地的風力發電。

  各亞運場館也在節能上下足了功夫。以臨平體育中心場館群為例,臨平體育中心設施和服務副指揮長李育剛介紹,場館群在亮燈上采用了綠色、節能的LED照明產品和智能控制系統相結合,可通過科學控制實現多種場景應用。

  在亞運設施中,體現“綠色”的還有可實現光伏發電的物流中心、能夠回收雨水等資源的有機循環體系、種植著水杉綠植的亞運綠道等。如是種種組成的“綠色亞運”,對外展示著綠色中國的發展理念,也向世界描繪著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愿望。

4月24日,杭州2022年亞運會電子競技場館入夜亮燈,屋頂彩色光條如星軌。(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智能:以“數智”魅力展現創新活力

  杭州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城市之一。其在亞運史上首次將“智能”納入辦賽理念,這也是亞運籌備過程中始終被聚焦的關鍵詞之一。

  諸多“首個”體現杭州亞運會的智能特色。“智能亞運一站通”是杭州亞組委上線的亞運史上首個一站式數字觀賽服務平臺,其在國際綜合性運動會亦屬首創,平臺圍繞“食、住、行、游、購、娛”6個方面需求,整合了各類城市服務。杭州亞運會還創新推出全球首款亞運數字火炬、數字吉祥物等數字商品,首次啟動火炬線上傳遞等,展現“數智”魅力。

  亞運期間,“智能”還將為運動員、觀眾帶來新奇的體驗。承辦羽毛球賽事的杭州濱江體育館的“智能員工”——智能四足機器狗將幫助工作人員運送訓練物品,保障運動員高效訓練;杭州拱墅運河體育公園體育館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可為觀眾進行場館導覽、講解賽事等。

  杭州亞組委官方公開表示,將努力擦亮“智能亞運”金名片。可以預見,此次杭州亞運會,也將成為東道主展示創新活力的舞臺,傳遞出推動科技創新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力的態度。

8月17日,參觀者在杭州亞運會博物館體驗VR滑雪。近日,隨著杭州第19屆亞運會臨近,位于浙江杭州奧體中心的杭州亞運會博物館迎來民眾參觀。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節儉:從循環利用中呈現共同價值

  “節儉”同樣可以精彩辦賽,這是杭州用一處處細節解答出的證明題。

  在場館方面,杭州亞組委場館運行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杭州亞運會在場館建設上始終堅持“能改不建”,“(亞運)競賽場館、訓練場館,絕大部分都是利用原有建筑改建改造完成的。”

  如將舉行擊劍比賽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館,經相關單位評估后,其將有17年歷史的5000多個觀眾席座椅拆卸、清洗后實現重新原位“上崗”。

  在率先開賽的多場亞運賽事中,記者發現各場館均是以直飲水、飲水機等代替瓶裝水,以實現資源使用上的節儉。

  踐行“節儉”理念,東道主提出“循環利用正是最大的節儉”,并在場館利用問題上提前布局。杭州亞組委相關負責人表示,“56個場館在開始建設的時候就在謀劃賽后利用的問題,目前已經有50多個場館制定了下一步的具體利用計劃和運營單位。”

  不斷探索“節儉”辦賽模式,體現的是務實、自信、智慧。東道主也用實際行動,體現著“節約資源、簡約行事”這一國際共同價值理念。

?

羊山攀巖中心是杭州第19屆亞運會攀巖項目的比賽場地,外觀似蠶繭,其規劃設計體現“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亞運會理念,著重突出柯橋中國輕紡城的特色。 中新社記者 王剛 攝

  文明:展現歷史古都的現代文明風尚

  “文明”辦賽理念為何意?杭州此前提出,“展現杭州深厚的人文積淀,彰顯開放文明的禮儀之邦和人文古都魅力”。

  在亞運遺產維度,從代表良渚古城遺址、西湖和京杭大運河的吉祥物“琮琮”“蓮蓮”“宸宸”,到展示中國江南文化、呈現杭州山水景觀的亞運獎牌“湖山”等,東道主致力于通過文化注入,讓亞運成為增進亞洲文明互鑒互賞的“橋梁”。

  在文化展示空間的打造上,面積6100平方米的杭州亞運會博物館今年開館,用以展示亞運籌辦歷程,推動亞運文化交流。該市還啟動開展為期65天的文藝賦美集中展演活動,百支團隊千場演出將亮相城市街頭,展現現代城市的文化活力。

  此外在亞運會期間,東道主會在運動員村推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化展演。杭州亞組委還將聯合亞奧理事會舉辦亞運會110周年慶典,推動各國文化交流和奧林匹克事業發展。

  杭州亞運會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后的首屆亞運會。通過“文明亞運”的打造,杭州也向全亞洲發出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攜手向前的熱情邀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