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王毅:“一帶一路”是開放平臺,愿同其他互聯互通倡議進行對接
編輯:2023-10-19 10:04:10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 張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18日晚在北京面對中外記者說,中方的“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平臺,我們歡迎各方隨時加入。同時,中方希望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倡議也都能秉持開放態度,不要搞封閉的“小圈子”。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結束之際,王毅當日在論壇新聞中心舉行中外記者會,介紹高峰論壇重要成果并答問。會上,有記者問及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倡議同其他各國相關倡議機制的關系。
王毅表示,共建“一帶一路”的主線就是互聯互通,要從“硬聯通”拓展到“軟聯通”,進而實現“心聯通”。加快建設基礎設施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迫切要求,反映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愿望,也使“一帶一路”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歡迎和贊賞。這是“一帶一路”重要生命力所在。
“我們注意到一些國家也相繼出臺了互聯互通的國際倡議。中方的‘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平臺,我們歡迎各方隨時加入。同時我們希望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倡議也都能秉持開放態度,不要搞封閉的‘小圈子’。”王毅說。
王毅表示,中方愿同所有互聯互通倡議進行對接,共同探討對發展中國家有益的合作。比如可以同歐盟提出的“全球門戶”計劃對接,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共同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建設基礎設施。
對于有人聲稱美國出臺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倡議”是針對中國的“一帶一路”,王毅指出,這種說法是把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又一例證。既是短視、負面的,也不會得到國際認同。不能把什么事情都政治化,不能患上政治化狂想癥。
“有人說彼此可以競爭,我們愿從正面角度看待這一說法。但競爭不應是相互抵消,而應是相互促進。我們不妨在國際上比一下,看看誰能為發展中國家建設更多的公路、鐵路、橋梁,誰能為低收入國家的老百姓建設更多的學校、醫院、體育館。我們有這個自信,也有這個底氣。”王毅說。
會上,王毅還應詢介紹了中方對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展望。王毅表示,這將是亞歐大陸立體聯通的新階段、綠色絲綢之路引領的新階段、數字絲綢之路賦能的新階段、中國同各國攜手實現世界現代化的新階段。
王毅強調,共建“一帶一路”符合時代進步的邏輯,走的是人間正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一帶一路”,必將為全球經濟創造更多新機遇,為世界局勢帶來更多好消息。(完)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王毅:“一帶一路”是開放平臺,愿同其他互聯互通倡議進行對接
編輯:2023-10-19 10:04:10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 張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18日晚在北京面對中外記者說,中方的“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平臺,我們歡迎各方隨時加入。同時,中方希望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倡議也都能秉持開放態度,不要搞封閉的“小圈子”。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結束之際,王毅當日在論壇新聞中心舉行中外記者會,介紹高峰論壇重要成果并答問。會上,有記者問及如何看待“一帶一路”倡議同其他各國相關倡議機制的關系。
王毅表示,共建“一帶一路”的主線就是互聯互通,要從“硬聯通”拓展到“軟聯通”,進而實現“心聯通”。加快建設基礎設施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迫切要求,反映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愿望,也使“一帶一路”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歡迎和贊賞。這是“一帶一路”重要生命力所在。
“我們注意到一些國家也相繼出臺了互聯互通的國際倡議。中方的‘一帶一路’是開放的平臺,我們歡迎各方隨時加入。同時我們希望其他國家的互聯互通倡議也都能秉持開放態度,不要搞封閉的‘小圈子’。”王毅說。
王毅表示,中方愿同所有互聯互通倡議進行對接,共同探討對發展中國家有益的合作。比如可以同歐盟提出的“全球門戶”計劃對接,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共同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建設基礎設施。
對于有人聲稱美國出臺的“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伙伴關系倡議”是針對中國的“一帶一路”,王毅指出,這種說法是把經濟問題政治化的又一例證。既是短視、負面的,也不會得到國際認同。不能把什么事情都政治化,不能患上政治化狂想癥。
“有人說彼此可以競爭,我們愿從正面角度看待這一說法。但競爭不應是相互抵消,而應是相互促進。我們不妨在國際上比一下,看看誰能為發展中國家建設更多的公路、鐵路、橋梁,誰能為低收入國家的老百姓建設更多的學校、醫院、體育館。我們有這個自信,也有這個底氣。”王毅說。
會上,王毅還應詢介紹了中方對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展望。王毅表示,這將是亞歐大陸立體聯通的新階段、綠色絲綢之路引領的新階段、數字絲綢之路賦能的新階段、中國同各國攜手實現世界現代化的新階段。
王毅強調,共建“一帶一路”符合時代進步的邏輯,走的是人間正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一帶一路”,必將為全球經濟創造更多新機遇,為世界局勢帶來更多好消息。(完)
友情鏈接:黑龍江省政府采購網 黑龍江公共資源交易網 中國政府采購網 財政部 中注協 中國證監會 中評協 財聯網
版權所有:黑龍江中灝瑞合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備案號:黑ICP備2022009365號-1 技術支持:資海科技